女字仿佛无法直接加一笔形成一个有效的汉字,但既然有了这么一个题目,证明他是有值得考虑的价值的,所以请同学们积极的考虑,多多转换思维,或许就能得到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。
女字加一笔是什么字
女字加一笔只有一个字,就是毋字。女字加的一笔是横折钩。象形兼会意字,女之分化字。从女,中间加一横笔为分化符号,女亦声。女、母、毋均一字之分化。战国时始分化出“毋”字。
毋字讲解
1、常用解释
1、副表示禁止或劝阻,等于“不要”。
例词:毋庸置疑宁缺毋滥少安毋躁
2、名姓。
2、详细解释
1、无;没。
言而毋仪,譬如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。《墨子·非命上》
今行而毋信,则秦未可亲也。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呜呼,我死毋憾,但我主人闻之,病又加甚耳。清·戴震·《汪河发墓志铭》
2、副词。
(1)莫;不可。表示禁止。
毋教猱升木,如涂涂附。注《诗·小雅·角弓》
毋不敬。注《礼记·曲礼上》
且相约:张御史长者,毋侮辱轹蹙我事。唐·韩愈·《故幽州节度判官张君墓志铭》
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,毋妄发。徐珂·《清稗类钞·战事·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》
(2)不。表示否定。
以我为君子也,君子安可毋敬也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
用臣之计,毋战而略地,不攻而下城,传檄而千里定。《汉书·蒯通传》
毋得包弊殉(徇)情,顺下逆上。《太平天国·太平条规》
3、代词。等于“没哪个”。
上察宗室诸窦,毋如窦婴贤,乃召婴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
尽12月……毋敢夜行。《酷吏列传》
4、语助词。无义。
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,为民正长。注《墨子·尚同中》
古者圣王,唯毋得贤人而使之……贤人唯毋得明君而事之。注《尚贤中》
5、姓。
战国有毋择。见汉刘向《说苑·奉使》
女字的演变
女字古字形是一个人跪坐着,双手萦绕于胸前的形象,此字形一直到小篆都还能看出其形态。隶变后的字形就很难看出形态了。
关于女字造形的形态,后世人还处于不解之状况,即为何女字要取跪坐姿势,又为何取双手萦绕于胸前的姿态?
古时候,跪坐之姿态是平时生活的规范姿态之一,称为跪坐,其功能类似现代人的坐姿,是一种不需要行动的姿态。古人的跪坐,是双膝以下平放于席上,屁股坐于双腿之上,头身正立的姿势,与今日之跪姿不同。今日之跪姿源自跪拜之礼,屁股不可以坐在双腿之上,头身须前倾,有曲服膜拜之类的意思。古人的跪坐与现代跪姿完全不同,这是现代人第一要了解的。
古人的跪坐是与人见面攀谈时较为正式的姿态,无椅子櫈子年代的正式姿态,能体现对他们的尊重和自己的优雅。现代日本人在唐代学习中国礼仪后一直维持到现代。
女字取跪坐之势,在于说明成年已婚女人在家里主内,是一家之主,家庭的核心,孩子和老人的依赖,男子劳作奉献和守卫的中心。
这里跪坐之姿是坎卦意象,取阴众之中的意象。
女字双臂萦绕于胸前,一是跪坐姿态之需要。其二也暗含了女人以养育子女为主要职责,也可以是萦绕幼儿于胸前的姿态。女性之尊贵全凭其生养后代而来。
另外,男子跪坐姿态的字形是单臂向前的形态,女字是双臂萦绕,也从数目上分出阴阳了。女为阴,故双臂指女人。
男子跪坐字形,请参阅古文字“邑”字的下部字形。
女字反映的是已婚的当家的女人,其取象原理如上。
女,是人类的性别属性,相对于男性为阴,男性为阳。阴是第二位的,故女字可引伸表示第二人称代词你。此义后来分化又加上了三点水,成了汝。
女,本义是已婚的女性,男性的配偶。引伸出女人的、与女人有关的意义。再引伸指女儿。
今天的大家,反尔把引伸义当作本义,以为女字表示女儿,以此释“好”字就非常勉强。古人创造这个好字,是以母子关系而言的,今人却理解成了有女儿和儿子才叫好,相差十万八千里。
在汉语中,女字有多种词性:动词、名词、形容词和代词。作动词就表示嫁给人做妻妾,或给人为奴。作名词表示人妇,或女儿,或女人。作形容词含有柔弱的、雌性的这类含义。作代词指第二人称代词你。
中文读音上,动词义读四声nǜ,代词义读rǚ,其余均读nǚ。发音不是汉字重点,一个字的字义可按各民族我们的读音来发音。
女字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
1、女字旁的字简单来讲大多与女人有关,譬如说母亲、奶奶、姑姑、姐姐、妹妹、姨、娘、妻还有古时候的嫔妃等。
2、当然有的还与姓有关,譬如说姚、姜、姬、娲等。
3、还有一些与生育有关,譬如说怀孕了有人会长妊娠纹。
4、还有一些与性有关,譬如说娈等。